网站首页 > 民革风采 > 民革人物 > 辛亥往事——山东同盟会主盟人、辛亥革命烈士徐镜心 > 

辛亥往事——山东同盟会主盟人、辛亥革命烈士徐镜心

来源:  时间:2015-05-21

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驱们的丰功伟绩,特写此稿以飨大家。

徐镜心,字子鉴,生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山东省黄县黄山馆前后徐家村人。自幼好学,20岁即写得一手好文章,与兄镜清同去登州考取秀才,兄弟两人同榜双中,镜心得第三名,黄县城西乡一时传为佳话,次年辅为廪生。l901年入烟台毓材学堂读书,结识日籍仓谷其藏,志同道合结为密友。戊戌变法后济南成立山东高等学堂,旋即转入就读。

1903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律科,他思想进步,卓识广见,敢于斗争,在留日山东同学中颇有威望,被选为山东同学同乡会长。留日期间,他和同学们常常相聚议论国事,热心参加政治活动,经常写反专制倡民主文章寄到《烟台芝罘报》上发表。在《敬告同乡父老书》一文中,他们痛呼“山东已亡八九矣”,德人“直以山东作为已有之物”,痛斥“德人即山东之附骨疽也,瓜分之祸万不能逃”,号召爱国乡亲“待机会”“雪耻复仇”。并致信山东学界人士,鼓动家乡有志青年自费留日求学“力图进取,振我精神,增我魄力造就有用的学问”以期报国。镜心等人还在神户、横滨、东京三地设专人接待。赵钟光从涟珠专门回国发动,在山东学界掀起留日热潮。到1905年除学成回国者外,山东留日学生达60余人之多。

1905年孙中山从西欧到日本东京,与黄兴、宋教仁等协商将兴中会、华兴会等联合组成为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经张继介绍镜心与中山先生相识,参加了同盟会筹组活动。同盟会在国内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北方支部设烟台,推徐镜心为主盟人。据《同盟会初期会员名册之山东部分》记载在留日山东同学中有53人参加了同盟会,其中46人是­徐主盟介绍入会的。由于同盟会的成立在日本掀起了反清高潮,震撼了北京。在清廷的请求下,日本政府颁布了《留学生守则》妄图扑灭革命烈火,因此激怒了留日学生,秋瑾女士说:“谁­不回国,就是汉奸。”

1906年春,徐镜心携谢洪涛、陈纪云等回国,在烟台密设同盟会机关,并由谢洪涛创办东牟公学,马秋仪创端本女校,在济南由刘冠三创山左公学做为革命活动基地,培育革命力量。镜心还用自家的油坊兴办明新学堂和坤元女校,当时我村里的姑娘们多数参加了学习。他还自编打倒满清歌曲,“头角兮山崩,撞破自由钟;咀角兮海裂,喝尽匈奴血;翻­身登上大午台,雷火天地汗;转脚踏破昆仑顶,风雨欧美并”,亲自教学生们演唱。在他的影响下,黄县创办新式学堂达几十处。同时,徐镜心只身密赴各地联络有识之士,数月间,同盟会员遍及全省各县,办新学之风掀起高潮。

同盟会成立后,起义活动多在南方,距北京较远,不足以动摇清廷。“覆满必先撼其根”,宋教仁提出经­营东北的设想,把东北的民团和绿林武装组织起来编为民军,以实现“南北呼应夹击清廷”的形势,得到中山先生和黄兴的赞同。因同盟会北方支部辖河北、陕西、山西、山东、蒙古和东三省,遂派徐镜心和张继(河北主盟)前往奉天开展东北战线,徐镜心先在实业学堂任教,后在日资《盛京时报》任主编,撰写社论数百篇评论朝政,揭露清廷腐败倡导共和。徐镜心、张继、末永节等曾漫游东北各地讲演主义,接纳豪杰,会见马贼头目赵二虎灌输革命思想,告以打天下的道理。

19O7年,宋教仁经­丹东进入东北,与徐镜心共建辽东支部于奉天,主要成员张榕、吴禄贞、张绍曾、兰天蔚、陈干等多是新军中师旅级军官。为了配合南方惠州起义,宋教仁意欲“袭辽宁逼榆关,窥北京”。不料在碱场招兵时走漏消息,很多同志被捕。时任吉林县长的连成基久闻徐镜心为革命志士非常敬慕,多方周旋营救其出狱,结为密友,连弃官参加革命。

武昌起义前夕,同盟会辽东支部成员已达300余人,可控的武装力量有新军第六镇、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以及地方民团武装达四万之众。十月下旬张榕、徐镜心、兰天蔚等在北大营聚会,推举兰天蔚为关外大都督,张榕为奉天都督兼司令。拟于十一月中旬,由第二混成协­以维持治安名义将主要衙门和军机仓库把住,举行和平游行,驱逐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出奉天,同时派人赴关内促成六镇、二十镇新军官兵起义。不料,这一计划被兰部营长李鹤祥向赵尔巽告密。赵急调张作霖部25O0人进入城区监视混成协­和革命党人的动向,将张绍曾、兰天蔚免职,并派人刺杀吴禄贞于石家庄车站,成立了奉天保安会对革命党人进行镇压。

鉴于和平革命失败,张榕、徐镜心、张根仁、柳大年等为把分散力量连为一体,在省城成立了奉天联合急进会分赴各地发动起义。党人顾人宜在庄河打响第一枪,接着辽阳、海城、刘二堡、平顶山、锦西等地相继起义。驻滦新军二十镇一、二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发起滦州起义,成立革命军政府,冯玉祥为秘书长。声势浩大的革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廷在北方的统治势力,粉碎了宣统小皇帝“东归故土”偏安一隅的黄粱美梦,对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缺乏斗争经­验,组织不严密,东北的革命失掉了新军主力。虽然同志们斗争热情很高,但发动起来的多是地方警察、民团、学生和农民,面对训练有素的军队对比力量相当悬殊,张榕被杀,各路起义相继被镇压下去。滦州起义是北方新军中唯一的武装反正,同样遭到残酷的镇压。徐镜心考虑到东北革命失败牺牲了很多同志,前方战事又无进展,决定退下来的同志暂避大连再走山东。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而济南却寂然无声。山东地处京畿又是袁世凯­统治较长的地区,顽固势力强大。镜心来到济南后组织在济同盟会骨干分子丁惟分、刘冠三、陈干等在大明湖历下亭聚会,拟定了实现“山东独立大纲七则”,在咨议局会上提出,后改为“劝政府八条”迫孙宝奇代奏朝廷。并鼓动推翻了咨议局,组成有同盟会员参加的“山东各界代表联合会”,自此同盟会可以联合会名义公开活动,清廷也复电接受“山东劝告政府八条”,大涨革命者斗志。此时革命军正猛攻南京,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济南召开响应武昌起义大会,明确提出推翻君主立宪,建立共和政体的主张。会议开始时新旧势力斗争激烈。迫于形势孙宝奇勉强参加了大会,仍坚持与城共存亡,徐镜心等把会场大门锁上禁止出入,秩序混乱,丁佛言拍案而起慷慨陈词力压群声,五镇官兵代表声称府台今天不答应独立,会场里有三百多条枪会出人命的。孙宝奇无奈将顶戴花翎取下带着哭腔说:“既然你们认为独立对山东有利,我就不坚持啦!”丁佛言立即把之前准备好的独立大纲张贴出来,提议孙宝奇为山东都督,会场一致通过山东独立,高呼独立万岁!中国革命万岁!通电全国并创《齐鲁公报》,写下《山东独立记事》。同时镜心指示烟台同志发动起义成功,推午风舰长王传炯为司令。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不可阻挡,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把地处京畿的山东作为首要目标,密派心腹张广建、吴炳湘到济南活动,挑拨五镇官兵关系,一时复辟呼声高涨,导致独立十几天就被取消。徐镜心被迫离济赴沪向中山先生汇报。中山先生安排镜心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商定山东战略,即“先据烟台,后取登州,再图济南”,并责成上海都督给予实力援助。这时山东政权已交张广建、吴炳湘掌权。革命党人遭到疯狂的镇压。

返烟后,徐镜心便着手成立北方共和急进会总部。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士气。但急进会在烟台筹建活动遭到王传炯的破坏,因此夺取登州的任务显得更加急迫,镜心到蓬莱与孙丹林、柳仲乘会晤,细致地研究了登州的城防现状,发展了一批同盟会员,部署了夺取登州内应筹备任务,遂离登进行了有名的大连搬兵。

镜心抵连后首先筹建了北方共和急进会总部,在连成基的协­助下将辽东退下来的同志组成500余人的武装,由邱丕振和黄县的同志捐资购进一批武器弹药,用300O元租用了两艘日轮,于元月14日晚向登州进发,邱丕振、孙丹霖等五人乘龙平丸先行,镜心、连成基、郑天楚率扮成商人和旅客的大队人马乘永田丸随后,声言去烟台,行至中途迫使船长改向登州。

15日拂晓,天降小雪,在船上遥见蓬莱阁灯塔和码头尖炮台上白旗飘扬,知内应己得手。船接近浅滩,早有孙家兄弟臂缠白袖章撑舢板靠上大船,孙丹霖等闯进海滩卧铺将睡梦中的清兵缴械。徐镜心率大队登陆,一队由孙丹霖率领直奔水师营,一枪未发活捉水师营统领王步青,直取炮台与内应会合,居高控制全城,接收了府衙、电报局、自治会,贴出安民告示宣布登州光复,电告南京,通电全国。徐镜心等进入府衙成立了军政府,众推镜心为都督,他坚辞不就说:“中山先生教诲‘革命者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推连成基为鲁军都督,邱丕振为登州司令,孙丹霖为总秘书长,自任参谋长。姜炳炎为先头部队乘胜收复了黄县,清兵逃往新城。

登黄战事的胜利,使胶东半岛红成一片,南京政府派胡瑛督鲁,沪军派刘基炎率3000人武装前来支援,还有东北都督兰天蔚率三只战舰在龙口海域游弋。山东巡抚派兵进剿,被鲁沪军联合作战击退,京津地区岌岌可危。

1912年2月6日,鲁、沪军因争权内讧,刘基炎不顾大局下令沪军撤离前线,清兵大举进军黄县城,形势十分危急。徐镜心、连成基率军一面固守待援,一面向烟台、上海、南京告急,并派人到烟台求援。从6日到11日没有一兵一卒来黄,鲁军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打退清兵的多次进攻。11日晚间在西门上,战士们弄火取暖引爆了土炮,在混乱中清兵登城成功,县城落入敌手,徐镜心率鲁军撤往登州。清兵进城后,大肆烧杀抢掠,放火烧了县衙。决心与城共存亡的副民政长王叔鹤在清兵面前昂首挺胸宁死不屈,被清兵捆在树上剖心剐胆,惨遭杀害。被俘的28名将士被杀害于圩子门外桥下。而就在这一天,1912年2月l2日清帝宣布退位。遵照中山先生的指示,13曰刘基炎率沪军随镜心返回黄城,清兵连夜逃往掖县。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首义,而登黄战事则是埋葬封建统治“清廷”最后胜利的一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清朝政府终于被推翻­,这是北方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是山东人民的光荣。此役鲁、沪军牺牲12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县人民政府将烈士们迁葬凤凰山烈士陵园,立碑以示纪念。

2月l6日南京政府通告,“宣统”退位,南北议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8月,同盟会改组国民党,徐镜心任山东支部理事长。9月,中山先生经­烟台去北京,回来路经­济南会见了山东同志和各界代表,并发表了演说。徐镜心、刘冠三陪同中山先生去青岛游览崂山,并视察了青岛大学堂。

1912年国会成立,山东省徐镜心、丁佛言等11位当选国会议员,镜心还兼任宪法起草委员。刘冠三等33位当选国会参议员。袁氏欲拉­拢徐镜心说:“你是创造民国功臣,应予奖赏。”镜心说:“总统应是公仆,国民才是国家主人。公仆的意志应是主人的意志,总统这样做则中国可长治久安,不这样做天下还要大乱,也非总统之福也。”又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袁氏沉默片刻长叹一声说:“昔闻子鉴,今见子鉴矣!”当面委为甘肃都督,镜心不为所动。

国会选举,国民党占392席,而袁氏掌握的几个党仅占223席。国民党有绝对优势,应该是执政党。宋教仁自信会当选内阁总理,不料3月2O日,在他北上参加会议时,被袁氏派人刺杀于上海车站。一些党人劝镜心离京,他坚持留京倒袁,在《泰东日报》上发表文章,痛斥袁氏倒行逆施的卑鄙行径,并逼其查办凶手,以谢国人。

袁氏指使日人法律顾问有贺长雄抛出“共和宪法持久策”为其称帝制造舆论。徐镜心在《顺天时报》上逐条逐句予以批驳,并痛斥:“蔑视宪法委员会,即是蔑视国会;蔑视国民国会,即是蔑视国家,即为共和之蟊贼,即为国家之叛逆!”

1913年4月,袁氏向英、德、法、俄、日五国银行借款二千五百万英镑。徐镜心在报纸上揭露其违法铁证,公开提出对袁氏弹劾。他说:“袁氏借款不经­国会议决,是违法的,不弹劾袁氏无以谢中华全国。”他还与南方三都督联络密谋举兵讨袁,并启用关东大侠伺机刺杀袁贼。为此,袁氏派陆建章密造伪证于1914年3月4日将徐镜心逮捕。在狱中袁氏爪牙百般引诱,继以极刑。镜心坚贞不屈,誓死保卫共和,丁佛言、周建龙等多方营救无效。1914年4月13日晨徐被押赴刑场,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大骂袁贼为“窃国大盗,人所不齿”,就义时年仅41岁。丁惟汾在祭文中说:“袁世凯谋为帝。知革命党必挠己。思先屠戮其巨子以灭党而盗国。二年三月宋教仁迂难于上海,其明年徐镜心就义于京师。”所以人们誉谓孙中山搞革命南宋北徐。世人欲扬镜心鸿烈,镌之碑其辞日:赤留之季,黄有一奇,信义笃烈系太史慈。二干余年,再挺英贤,仆满仇袁,刚烈无前。利不能铄,势不能缰,韩椎未举,先陨吾良。一夫陨矣,万夫起矣;群起图之,元凶死矣!身屈志伸,君之贞也;守死善道,君之荣也!古人之欤,此其型也。后有君子,视此铭也!

1916年袁世凯­洪宪称帝,举国声讨。83天后,袁宣布取消帝制,恢复国会。黎元洪就任临时代总统,从此北洋军阀控制了中央政权。1924年1O月22曰冯玉祥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控制了北京政府,11月5日把溥仪小皇帝赶出了皇宫,从此封建统治彻底被推·­。

1934年国民党中央五届十四次常委会决定,追赠徐镜心等三位为上将,十位中将,十位少将,着手筹建“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它是北方唯一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1937年7月7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陵园建设中辍,仅建成烈士纪念塔,有十九位烈士迁入安葬。解放后省、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认真的保护,文革期间由于塔和墓盖上有青天白日标志,遭到严重破坏。

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拨款23万元进行修葺,参照南京中山陵格式,设6米宽,285米,32O级花岗岩石甬道直通山下停车场,塔座由lO x lO米扩为20 x 20米围有矮墙,增加了石柱铁栅栏,塔前中央是主墓徐镜心,刘溥霖、薄子明在台下左右,甬道中间设了高3米黑色大理石墓碑,用隶书镌刻着“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九个大字,背面有维修记事。整个陵园庄严雄伟肃穆壮观,如镌刻上烈士生平事迹将是完美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