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社会服务 > 【主题教育】喜迎抗战胜利纪念日,不忘筚路蓝缕来时路 >
【主题教育】喜迎抗战胜利纪念日,不忘筚路蓝缕来时路
来源:兰州民革网 时间:2025-09-11
铄石流金的夏日像风一样过去了,而比夏日的骄阳更加火热的日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到来了,观看了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聆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铿锵口号,向世界彰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这一系列庆祝活动令我倍感振奋,兴奋之余,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恰逢“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借助庆祝此次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东风,了解民革先贤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不朽贡献,以便能传承和弘扬民革优良传统,自觉提升主题教育学习质量,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通过查阅文献与网络资料,我的目光被这位民革先贤吸引,他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的李济深将军。
李济深将军早年是国民党内的地方实力派,因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逐渐转向支持联共抗日。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将军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积极促成国民党内部团结抗日,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奔走呼吁,同时在两广等地积极组织和动员民众抗日,尤其在广西推动战时教育和民生建设,保障了抗日物资供应。李将军还重视文化界的抗日运动,积极声援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保护进步人士,为抗日宣传提供支持。同时,他积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华南地区协助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游击部队提供物资与战略支持。李将军始终坚持抗日爱国立场,坚决抵制国民党内部的妥协倾向,于1944年联合国民党内民主派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呼吁民主改革、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后期,他批评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抗日政策,主张加强国共合作以争取最后胜利。李将军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政治远见,他虽属国民党阵营,但是却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推动国共合作,为凝聚抗日力量、维护统一战线做出了卓越贡献。李济深将军的抗战功绩体现了当时全中国各界人士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慷慨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李济深将军抗战中功绩史料的研读,结合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总结出了两个字,即“传承”,如何传承民革先贤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政治定力?如何传承伟大的爱国精神?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革最重要的优良传统,必须加以传承,自民革诞生伊始,就是一部民革逐步认同中国共产党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庄严篇章,民革与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从民主革命时期的砥砺前行,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民革先贤们深刻意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传承这一传统,就是要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民革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基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选择,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同心合一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因此传承民革这一传统,要求我们民革党员效法先贤,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帮手、好参谋、好同事。
民革的诞生与发展,始终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对中国这片土地赤诚炽热的爱,是民革先贤为祖国不懈奋斗的原动力,不论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对祖国的爱,都是民革党员最鲜明的底色。传承这一爱国精神,是我们民革党员始终应当恪守的,要传承这一传统,必须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首位,而为之忘我的奋斗,多少民革先贤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展现了崇高的风貌,要传承爱国这一传统,就要效法先贤们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将自己的价值奉献给这片深爱着的土地。
“传承”,是我在本次主题教育当中最深的体会,传承好民革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民革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民革党员鲜明的底色,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将更好的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