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员风采 > 【心得体会】赓续优良传统,以过硬作风书写新时代民革担当 > 

【心得体会】赓续优良传统,以过硬作风书写新时代民革担当

来源:兰州民革网  时间:2025-09-04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犹如一座穿透迷雾的灯塔,不仅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划定了清晰航向,更以其 “求真务实、从严从实” 的核心要义,为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勇担参政党历史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作为民革兰州市委会的一名基层党员,在近三个月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的系统学习、专题研讨与实践践行中,我深刻感受到思想的洗礼与作风的淬炼 —— 从研读文件时对纪律规矩的敬畏,到走访调研时对群众需求的共情,再到整理史料时对优良传统的认同,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唯有将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思想自觉,把民革 “爱国、革命、不断进步” 的优良传统外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在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壮阔舞台上,真正绽放民革党员的政治光芒,彰显参政党成员的时代价值。

  回溯民革自 1948 年成立以来七十余载的光辉征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始终是一条贯穿历史、连接未来的坚韧红线,而 “爱国、革命、不断进步” 的优良传统,则早已如同基因一般融入每一位民革人的血脉与灵魂。翻开厚重的民革历史画卷,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依然鲜活:1948 年,李济深先生毅然拒绝国民党当局的拉拢,秘密北上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业,在《对时局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何香凝先生不仅以画笔为枪,创作《虎》《狮》等画作唤醒民族斗志,更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用一生践行 “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 的初心。

  改革开放时期,民革前辈们立足各自岗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领域积极作为,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贡献智慧力量;进入新时代,民革优良传统的传承从未间断: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民革党员们深入兰州榆中、皋兰等贫困县区,开展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建设乡村学校;在参政议政领域,民革兰州市委会围绕 “兰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老旧小区改造”“中小企业发展” 等议题,每年提交数十件高质量提案,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肯定 —— 这些跨越时空的实践,不仅生动诠释了民革与中国共产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政治共识,更为当下我们开展 “强作风、树形象” 主题教育,提供了最鲜活、最珍贵的精神滋养与实践范例。

  在主题教育的深入学习阶段,通过参加各级单位组织的专题学习班、观看警示教育片、参与 “八项规定精神解读” 座谈会,我对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认知,实现了从 “知其然” 到 “知其所以然” 的深刻转变。最初,我对八项规定的理解仅停留在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的表层认知,认为这更多是对中共党员干部的要求;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成员,我们的作风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着民革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甚至影响着多党合作格局中民主党派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正如民革甘肃省委会领导在专题党课中强调的:“参政党的作风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一位民革党员都严守纪律、锤炼作风,才能让民革真正成为‘中共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亲密战友。”

  这份认知的转变,最终在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今年上半年,我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承接了国内某省 “智慧社区线上服务平台” 优化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社区居民 “办事难、咨询繁、反馈慢” 的问题。项目初期,我延续了行业内常见的 “数据驱动” 工作模式:每天盯着后台的用户活跃度、页面停留时长、功能点击量等数据,和团队一起根据数据报表调整界面布局、优化操作流程,甚至为了提升 “用户注册量”,设计了复杂的注册奖励机制。两周下来,平台数据确实有所提升,注册量环比增长 30%,但用户投诉量却同步上升 —— 后台留言里满是 “找不到社保查询入口”“报修后三天没回应”“老人不会操作人脸识别” 等吐槽,客服团队也反馈,每天接到最多的电话就是 “教我怎么用这个平台”。那时我才意识到,我们沉迷于 “漂亮的数据”,却忽略了平台的核心价值是 “服务居民”,这种只看数据不看需求的工作方式,本质上就是互联网行业的 “形式主义”,与八项规定中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的要求完全相悖。

  直到在主题教育学习会上,大家围绕 “如何在不同岗位践行务实作风” 展开讨论,一位来自基层社区的民革党员提到 “服务群众要‘接地气’,不能总飘在上面”,这句话像警钟一样点醒了我。当天晚上,我重新梳理了项目思路,决定跳出 “办公室看数据” 的惯性,走进社区一线。接下来的一周,我带着团队成员在社区服务中心设了咨询台,每天早八点到晚六点,面对面倾听居民的使用难题:张阿姨说 “字太小看不清,想查医保缴费记录找不到地方”,王大爷抱怨 “报修水管要填五六项信息,太麻烦”,年轻妈妈则希望 “能在线预约社区疫苗接种,不用再跑一趟”。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两场 “银发用户座谈会”,用录屏的方式记录老人们操作时的卡顿点,比如 “人脸识别总失败”“返回键找不到” 等细节问题。

  带着这些满是 “烟火气” 的用户反馈,我们彻底推翻了原有的优化方案:简化注册流程,支持 “身份证一键登录”;放大字体、增加语音导航功能,方便老年用户操作;将 “社保查询”“报修服务”“疫苗预约” 等高频需求放在首页最显眼位置;还专门开发了 “长辈模式”,隐藏复杂功能、延长操作响应时间。优化后的平台上线仅一周,用户投诉量就下降了 72%,后台收到的表扬留言超过 200 条,社区居委会也反馈 “居民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咨询电话少了一半”。

  这件事让我真切体会到:无论是参政党成员履职,还是互联网从业者工作,“强作风” 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写在文件里的条文。对我而言,它就是在优化产品时,不被 “漂亮数据” 迷惑,而是带着笔记本走进社区听需求;是在设计功能时,不追求 “技术炫酷”,而是考虑 “老人会不会用、居民需不需要”;是在解决问题时,不推诿 “这不是我的职责”,而是主动对接社区、跟进反馈。它要求我们跳出互联网行业常见的 “精英思维”“数据思维”,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想问题,用 “俯下身子听民意” 的务实作风,让互联网产品不再是 “冰冷的代码”,而是 “连接政府服务与居民需求的温暖桥梁”。

  “树形象”,树立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在整理民革兰州地方组织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民革老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事迹给了我深刻答案。长期以来,民革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始终聚焦群众关切,围绕城市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声、积极建言。在兰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不少民革前辈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提交多份高质量建议,为相关政策出台、问题解决贡献了民革力量。这些前辈身上展现出的 “执着履职、为民发声” 的精神,正是民革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民革党员 “树形象”,树的是 “政治坚定” 的形象,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 “两个维护” 融入血脉、铸入灵魂;树的是 “履职尽责” 的形象,要聚焦中心工作,紧盯群众关切,做到 “言之有物、建之有方、行之有效”;树的是 “作风优良” 的形象,要以 “严” 的标准要求自己,以 “实” 的作风开展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具体到信息化数字化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把 “学规定” 的收获转化为 “强作风” 的动力,把 “强作风” 的成效彰显于 “优服务” 的实践中:在开发民生类产品时,不能满足于 “完成功能开发”,而要深入基层调研,让产品既有 “技术精度”,又有 “民生温度”;在运营社区服务平台时,不能停留在 “推送通知、统计数据”,而要建立 “用户反馈快速响应机制”,比如针对兰州老旧小区老人较多的特点,组织公司党员志愿者开展 “一对一教用平台” 活动;在参与数字化政务建设时,要主动对接民革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把工作中发现的 “数据壁垒”“操作繁琐” 等问题,转化为参政议政的素材,为兰州数字化政务改革建言献策。

  风正帆悬正当时,砥砺奋进再出发。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以 “永远在路上” 的坚韧与执着,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民革优良传统的传承弘扬,也不是一代人的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民革人接力奋斗、躬身践行。作为新时代民革党员,同时作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双重责任:既要从老一辈民革人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让 “爱国、革命、不断进步” 的基因代代相传;又要在互联网赋能民生的浪潮中,以务实作风打造有温度的产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此次主题教育,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思想的 “充电”,更是一次行动的 “动员”。未来,我将把 “学规定” 作为终身课题,持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民革章程及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 “强作风” 作为行动自觉,在产品开发中 “聚焦需求” 不 “盲从数据”,在服务用户时 “换位思考” 不 “敷衍了事”,坚决杜绝互联网行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 “树形象” 作为价值追求,以一言一行展现民革党员的良好风貌,以一款款有温度的互联网产品践行参政党成员与从业者的双重使命担当。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定当牢记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的政治承诺,以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更加卓越的履职成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我们将聚焦兰州 “强省会” 行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民生福祉改善等重点工作,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在数字化赋能城市发展、互联网助力民生服务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谱写兰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赓续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让民革的旗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高高飘扬、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