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民革要闻 > 【追忆民革历史 不忘合作初心】何香凝|被誉为“华侨之母”的新中国华侨事务奠基人(下) > 

【追忆民革历史 不忘合作初心】何香凝|被誉为“华侨之母”的新中国华侨事务奠基人(下)

来源:兰州民革网  时间:2021-06-29

  领导民革工作,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作为民革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何香凝关心、指导民革各项工作,带领民革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着力量。她号召广大民革党员要积极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早日加入到新中国建设的队伍中来。

  早在1951年时,何香凝提出,民革“必须以新民主主义为我们的领导思想”。她说,孙中山先生的愿望“已全部由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着的全国人民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而实现了”,作为孙中山信徒,“应感谢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她说,新民主主义思想“是毛主席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吸取了中国近百年来革命的宝贵经验而创造的”“包含了新三民主义中所有的正确原则,而它所具有的许多优点则为新三民主义里边所没有”。中国的革命实践经验证明,“新民主主义思想领导中国革命建国的绝对正确性”。“新民主主义思想,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比新三民主义思想更能符合中国的需要,而且大大地超过了孙中山先生当时提出的政策。”民革党员应当纪念孙中山,但“更应效法孙中山先生永远随着时代进步的革命精神。对新的环境要有新的认识,不可故步自封,使自己的思想不向前发展”。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应采取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受鼓舞,政治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何香凝表示,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也只有他是领导党”。她认为,“长期共存”的基础就是“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民主党派要和中共“长期共存”,就要“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主义,不只是监督别人,同时更要警惕和改造自己,这样才能勉励来者,尽我们的一份责任,达到长期共存的美景”。她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民主党派“不应要求处处特殊”,而是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努力来建成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在民革四届二中全会上,她对民革党员说:“民革同志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人民民主革命。解放十年来,我们祖国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不仅完全成为现实,而且大大超过了。千条万条,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条。我们民革同志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何香凝十分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衷心拥护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希望早日以和平方式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她认为,民革应该利用好与台湾国民党的历史联系,帮助共产党多做一些工作,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她曾担任为以联系和团结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为任务的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对团结国民党上层爱国人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香凝经常利用纪念孙中山诞辰、祭辰和纪念辛亥革命的时机,通过撰写文章、发表谈话、广播演说等多种形式,呼吁台湾当局和国民党的军政人员站到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据不完全统计,自1955年9月至1962年6月的6年时间中,她写出的有关涉及祖国统一内容的著述有19篇之多。

  据朱学范回忆,何香凝曾深情地对他说,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她的夙愿,民革应该运用与台湾国民党的历史关系,协助共产党多做一些工作。何香凝亲身示范,为全体民革党员乃至各民主党派树立了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辉典范,是名副其实的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忠实实践者、参与者、推动者。

  爱国情怀,诉诸诗画

  何香凝不仅是政治活动家,还是近代中国以美术创作为革命服务的先驱,在长期的惊涛骇浪中,她坚持为了革命而绘画咏诗,将艺术活动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的画和诗,正是她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革命品格的生动写照。

  何香凝一生作画不下千幅,92岁时还在坚持作画,从事艺术创作活动长达70年。她擅长国画,以画花鸟、山水、走兽见长,尤工岁寒不凋、百岁长青的苍松,寒冬不谢、冷而弥香的梅花和雄壮威武的狮、虎。所绘动物,运用东方绘画传统笔墨并参以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造型准确,生气勃勃。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何香凝为救济伤兵和难民一再举办义卖画展,并靠画画维持个人生计,所画内容多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怀和革命精神。她的画注重写生,讲究意境,万千的思绪凝聚在笔端,主要特色在于借物抒情,主题鲜明,寓意深远。邓颖超高度评价何香凝的绘画,称赞她的画“充满斗争激情,洋溢着浩然正气”。

图片

  ▲何香凝早年赠送黄兴的代表画作。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在工作之余仍然经常泼墨作画,笔耕不辍。她说:“在抗战期间,我绘画多是为了拿去义卖,救护伤兵,救护难民。如今,我看到祖国飞跃前进的景象,禁不住要画它几笔,在美妙的境界中,觉得心情格外舒畅!”“我生平作画,现在是最愉快的时刻啊!”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香凝出于对社会主义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不少巨幅山水画。她尝试以荆、关、董、巨的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以雄伟的气势、多层次的构图来表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她的画作一改身处旧中国时的悲愤,转为豪放开朗,流露出何香凝作画时欢快豪放的心情,过去很少画的牡丹、红枫经常在腕底出现,梅花更是坚挺有力,有长者风骨,这一时期,何香凝的画技亦达到炉火纯青、笔随神驰的境界。

  何香凝还善作旧体诗词,是中国诗坛上勤于创作的女诗人。她写过许多反映历史事件,纪念先烈、抨击敌人的诗篇。她的诗词作品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事件都有所反映,感人至深。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作品,一改过去忧愤低沉的基调,充满了激昂明快的生气,表达了她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抒发了她的革命激情。

  在何香凝的众多诗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要数1958年何香凝与孤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唱和诗作。当时,在台湾过着“夜夜梦中原,白首泪频滴”暮年孤寂生活的于右任,偶得30年前由自己题词的《岁寒三友图》中堂一幅。该图是由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和于右任4人合作而成,何描古梅,经画稚松,陈绘翠竹,于右任则以书法闻名,乃在图的上方作诗题款。于右任斯时已80岁高龄,历经沧桑,重睹此图,不胜慨叹。他在欣赏之余,发现诗的最后一句中漏写“时”字,因而补书,并赋诗二首:

三十余年补一字,完成题画岁寒诗。

于今回念寒之友,泉下经陈知不知?

破碎河山容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

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

  这一题诗,平易质朴,内蕴情思无限,表现出于右任“怀念祖国故旧的深情,悲伤老大飘零的忧思”,情深意切,盛传海内外。

  195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两首诗。何香凝见到台湾旧友的诗,回忆当年往事,步原韵奉和诗三首:

青山能助亦能界,二十余年忆此诗。

岁寒松柏河山柱,零落台湾知未知?

锦绣河山无限好,碧云寺畔乐同游。

驱除美寇同仇忾,何事哀伤叹白头?

遥望台湾感慨忧,追怀往事念同游。

数十年来如一日,国运繁荣渡白头。

  《遥念台湾》这首诗中,字里行间表达了何香凝对在台湾的旧友的思念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抒发了她殷切期望在台旧友认清前途,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以便回到祖国共度幸福晚年的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