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民革要闻 > 【追忆民革历史 不忘合作初心】朱蕴山|身怀团结法宝的“智多星”(下) > 

【追忆民革历史 不忘合作初心】朱蕴山|身怀团结法宝的“智多星”(下)

来源:兰州民革网  时间:2021-07-04

整建组织,投身建设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两日后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5月初,朱蕴山赴南京整建民革地下组织。他为了弥补之前南京秘密之行的遗憾,特意去中山陵进行拜谒。

  在中山陵,他回忆起1926年和柳亚子、侯绍裘等人代表国民党苏皖两省党部奉广州中央之命举行南京紫金山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典礼,遭到西山会议派袭击时的情景,他感叹:“熊熊烈火逐妖螭,廿二年前此奠基。”现如今中山先生的遗策已经实现,“重述紫金山下路,欣看满地变红旗”,历史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朱蕴山原是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民革代表,考虑到整顿组织的重要性,他被委派为特派员,回到上海负责成立沪宁临时工作委员会,对新中国成立后沪宁地区地下组织进行切实整理,对所有成员进行登记。

  此间,发生了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朱蕴山到上海后,住在金门饭店。新中国成立前他曾经争取国民党一二三军单栋起义,巧的是一二三军司令部就曾设在金门饭店,而单栋本人就住在朱蕴山所在房间。单栋来找朱蕴山时,想趁其不注意,将此前曾藏在此处的手枪悄悄取出并销毁,结果被发现,获刑20年。朱蕴山认为“有容乃大”,自己最了解单栋起义的情况,有责任关心他、帮助他,便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帮助单栋写材料说明情况。在他的心中,只有善于团结应该团结的人,民革组织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

  整顿民革组织,并不一帆风顺,朱蕴山也遇到不少困难。有的党员对他很不服气,阻挠他的工作。朱蕴山淡然处之,比喻说自己喜欢北京人做买卖的办法,客家嫌贵,店家会回答,货论三家不吃亏,如果再回来买,仍旧欢迎。只要党员思想能转变过来,还要团结他,还是要多与党员接触,多多争取他们。同年年底,重庆、成都解放后,朱蕴山应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之邀,到重庆清理整顿大西南民革地下组织。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朱蕴山与李济深、何香凝等民革代表,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筹组政务院时,周恩来曾提出希望朱蕴山到内务部担任副部长,但他认为自己40余年为之奔波流亡奋斗的愿望已经实现,提出做一名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10月19日,他被正式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

图片

▲1949年10月19日,朱蕴山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

  作为民革的一位主要创建者,朱蕴山连续担任第一至第四届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出于对民革组织的热爱,他自愿担任民革中央组织部部长,对民革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受广大民革党员的拥戴。当时,民革领导层各方面人士都有,有政治活动家,有军人,还有诗人,他们的看法、想法、做法总是有差异的,有时也可能发生某些不愉快。朱蕴山承担了沟通思想、消除私见的工作,在他的协调推动下,同志之间更加团结亲密,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民革二大确定了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也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确定了民革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但组织路线问题仍然未能解决。针对“本党民主同志”范围的问题,朱蕴山经过深入调研,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革组织方面的工作,指出民革“以团结国民党中层分子为主,并注意吸收社会各阶层中与国民党有若干关系的文教、工商、专门技术人员以及妇女界进步分子。至于国民党上层个别的进步分子,我们也要竭诚地争取他们参加组织。民革在统一战线中就在于团结这一部分群众来执行共同纲领。”此后,他还带领民革中央组织部门根据民革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制定了各种组织章程,确定了中央和地方组织的编制,制定了本年度的组织整建计划,处理了若干地方上组织的复杂问题,选派了地方筹备机构负责人选。到1950年11月,民革在国内建立了两个大行政区的组织,10多个省市组织和3个海外组织,超过了原来的整建计划。1951年2月5日,民革第48次中常会通过了《关于发展组织的决议》以及《关于发展组织的实施方案》,不但指出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会后,朱蕴山等人分赴国家机关和各地进行座谈、宣传和动员,积极在各地建立了新的地方各级组织机构。

图片

▲《民革汇刊》中关于民革组织发展情况的报道。

  1951年,民革组织发展工作聚焦国家机关部委,朱蕴山等代表民革到各国家机关向部领导提出发展组织的要求,大力推动国家各级机关中民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监察委员会、政务院、海关总署、交通部、内政部、司法部、工会、人民银行的民革小组先后建立。在政务院民革小组成立会上,时任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李琦在讲话中说:“民革同志在政务院与各友党团结得很好,小组成立后,更加密切团结,从国家大事到岗位工作,都可以充分交换意见,把工作搞得更好。”

  为推动各地民革组织发展,朱蕴山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对比新旧两个中国,朱蕴山感叹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各地的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创作了很多诗篇。1952年春,他来到合肥,正值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前往六安、霍山一带参观的途中,看到“沿途农村已从互助组开始筹备合作社,遍地红旗招展,真是一番新兴气象”,朱蕴山感到无比喜悦。对比新中国成立前这一代人民啼饥号寒,遭土匪、恶霸、兵祸蹂躏的历史,现如今是“劳动人民力胜天”“红旗处处插秧田”。路过六安、霍山两县交界处的青山镇,回忆起40年前在赓阳书院和安庆巡警学堂读书期间,数次往返路经此地,感叹:“青山常在,如见故人,曷胜依依之感。”1953年7月,他到昆明黑龙潭薛公祠,想起为推动西南军政团结,争取龙云等支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数次赴昆明时看到的破败景象恍若隔世,留下诗句“少年疏阔老尤狂,旧地重经海已桑”。1958年,他赴南方视察时,见证了武汉长江大桥胜利通车,深深为国家经济建设伟大成就所鼓舞,感慨:“洪水而今都让路,高山从此尽低头。”

  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激发了朱蕴山的热情,以及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朱蕴山参加了宪法的起草工作。他还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