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员风采 > 【学党史•谈心得】张润魁:浅谈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 

【学党史•谈心得】张润魁:浅谈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来源:  时间:2021-08-02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在这三大法宝中,统一战线至今仍然在国家的发展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也说过“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2015年5月18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56页)。因此,统一战线工作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交友”工作,因此,统一战线的组成成分、性质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下面就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变化逐一分析:

  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统一战线的组成成分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北伐战争打垮了以买办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旧军阀,可是革命成果却落在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买办、新军阀的手中,民族资产阶级叛变了革命,国民革命的目标没有完成,社会主要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1937),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依旧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成了被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也暂时成了既得利益派,也是被革命的对象。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工业不发达,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八成,中国的工人阶级来源于农民阶级这个母体,因此,工农联合也就有了天然的政治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领导工农闹革命。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为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工人阶级领导,包括农民、资产阶级、爱国华侨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政策调整为“减租减息”,争取地主阶级也参加抗日斗争。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1949)随着抗日战争和世界反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再次凸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以工人阶级领导,农民,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次复燃,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广大少数民族也包含在内,因为他们也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受害者。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他们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受益者。文革期间,统一战线工作遭到破坏,统战工作中断。

  五、爱国统一战线(198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祖国统一尚未完成,因此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爱国统一战线。她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纵观统一战线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统一战线工作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做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事。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要在统一战线工作章程指导下做好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张润魁:榆中基层委员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