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民革风采 > 民革人物 > 【黄埔百年,共话民革黄埔情缘】黄埔后人沙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发扬黄埔革命精神 >
【黄埔百年,共话民革黄埔情缘】黄埔后人沙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发扬黄埔革命精神
来源:民革甘肃省委会 时间:2024-08-20
人物介绍
沙倬民,1923年-1998年,回族,河南郑州人。黄埔军校第18期骑兵科。原民革甘肃省委会常委、组织处处长。
我的父亲沙倬民,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18期骑兵科,能再去黄埔拜谒母校,是父亲梦寐以求的夙愿。1998年春节过后, 父亲带着我和孩子,专程去了一趟黄埔,实现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心愿,也是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回去后,父亲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写了一篇文章回顾纪念黄埔军校的往事。
全文如下:
孙中山总理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建立了民国,实现了共和,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不久,却又继续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内军阀不断混战,叛徒陈炯明等进行反革命勾当。当时,孙中山总理领导的国民党处境十分困难,革命前途岌岌可危。就在这个时期,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活跃于中国大地。孙中山总理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且总结经验教训,决心建立真正为国为民的武装,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校址选在广州东郊的黄埔,所以“黄埔”就成了我们陆军军官学校的通称。
我们乘坐汽车轮渡到了珠江的长洲岛,经过几条郁郁葱葱的街道,在一座军营前,向一位海军哨兵说明来意,驱车进入营区。这里已是广州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黄埔军校旧址是这里的主要景点,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埔军校本部,原来是清朝陆军小学堂的校舍,军校创办时略加修葺,并在原祠堂式的大门前增建了欧陆式大门,1930年军校迁往南京,校本部在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广州沦陷后,日军进驻,继续加以破坏。1963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时指示要把军校旧址保护好,以后逐步进行了维修,到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30周年时重建落成,面积为10600平方米,耗资两千余万元。
我们到达校本部旧址前看到的是挂有“陆军军官学校”白底黑字非常醒目的校牌。这个校牌是谭延凯写的,军校校名虽然多次变更,但校址没变。校门两侧是旧式岗亭。现在很多书刊、报纸、纪念章、纪念币等,在展示黄埔军校时,就常用这样的门景作为标志。我和家人在这里摄影留念。然后,我迫不急待的快步进入大门,子女赶快来扶我,怕我走的太快,不稳当,但他们怎么能理解我当时激动的心情呢。
校本部是坐南向北,两层三路四进,上下左右前后回廊相通,联成一个整体的砖木结构。大门内两侧是卫兵室,过了前庭,进入二门,是一个连接四进的大通道,也叫大花厅。东西两侧有两条走廊,每层都有上下楼梯,二楼所有屋舍前也都有走廊相通,宽敞明朗,四通八达,活动非常方便。底层北面两侧第一间是政治部,当年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就在这里办公。二楼北面,从西向东依次是:校长室、秘书室、校长办公室、总理室、大会议室、校长会客室,最东端的一间是教授部,当年任部副主任的叶剑英在这里办公。课堂和饭堂主要在一楼,学生宿舍主要在二楼。这些房舍,现在除了部分作为展览厅外,其他基本都按原样布置。比如,缀有国民党党徽的军帽,摆在每张课桌上,灰色军被叠放在每张单人床上,斗笠、干粮袋整齐的挂在墙壁上。
黄埔军校校本部,在建筑风格上既朴实又雄伟,由于它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更使它誉满中外。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完全不同于旧式军事学校,它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人干部的学校,它实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方针,在以俄为师和国共合作的方针下,学校的领导机构中,除设有教授部、教练部、管理部等部门外,还设有党代表和政治部。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都派出了重要干部到校任职。受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他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拓荒者,有许多创造性的建树,他领导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造就了一批批青年革命军人。他们在统一革命根据地和东征北伐战争中都发挥了骨干作用。当时在军校任职和教学的共产党员还很多,比如,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恽代英、肖楚女、张秋人等任政治教官,聂荣臻任秘书等等。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吴玉章等还到军校作过演讲,对学生的革命思想都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在陈列的军校校史展品中,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都印证着当时的黄埔军校既是一个教学机构,还是一个作战单位,它是在浴血奋战中发展壮大的,是有显赫战功的。师生们参加了1924年平定商团之乱,在1925年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都是连战连捷,所向无敌。以后,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共同抗战,黄埔同学在全国所有的抗日军队中,成为中坚和骨干,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付出极大牺牲,终于取得历史性胜利。
根据形势的发展,黄埔军校先后在全国开办了许多分校和代训班,1949年后迁到台湾,在凤山继续办校,已办了70期。数年来,一批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他们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追求进步,向往黄埔,先后培养了几十万学生,黄埔学生遍天下,其中成千上万的志士为国捐躯。黄埔学生以其对国家、对民族的卓越贡献,为我国革命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许多领导人中,在中共的十大元帅、十员大将、高级将领和国民党的许多将领、军官中,都有很多在黄埔军校任职、教学和学习过,群英荟萃,名将辈出。所以黄埔军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
在校本部旧址门前两侧山墙上,现在用大字写着孙中山总理的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认为,“尚未成功”就是我们的祖国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仍须努力”就是要我们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努力奋斗。我们黄埔同学都是孙中山总理的信徒,“天下黄埔是一家”,这是我们国内外和海峡两岸黄埔同学的共同心声,我们要秉承总理的遗志,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黄埔革命精神,不分党派,不分地域,竭尽全力,共同奋斗。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